守護兒童青少年脊柱,托起健康未來
兒童和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之光,其健康成長備受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在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中,特別強調了這一年齡段人群的身體健康發展。鑒于兒童和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近年來,與脊柱健康相關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公共衛生挑戰。
據2019年的數據,5至14歲的中國兒童和青少年中,因腰背疼痛而導致的疾病負擔已經上升到第10位。同時,我國患有脊柱側彎的青少年人數超過了500萬,并且這一數字正以每年約30萬人的速度增加。不良的身體姿勢不僅是脊柱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誘因,也是這些問題的一種外部表現形式,因此需要社會各界給予充分的關注和重視。
身體姿態異常問題應引起重視
身體姿態指的是身體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正確的身體姿態意味著在站立或坐著時能夠長期保持穩定,同時保證各個組織和器官的功能正常運作,使關節、韌帶和肌肉處于適當的緊張狀態。任何偏離這種標準姿態的狀態都被視為不良姿態。良好的身體姿態不僅是外在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為器官組織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了穩定的支撐和保護,減少了不必要的肌肉靜態工作量。
常見的異常身體姿態包括但不限于頭部前伸、肩膀不平衡(高低肩)、駝背(胸椎過度后凸)、骨盆前傾以及腰椎曲度過小(平板腰)等。如果兒童和青少年長期保持這些異常姿態,可能會增加患結構性病變(例如脊柱側彎)的風險。
考慮到兒童和青少年正處于快速成長發育期,如果等到成年后才開始預防和治療相關的疾病或疼痛問題,往往效果不佳,相當于“亡羊補牢”,付出的努力也會加倍。因此,早期識別并糾正不良的身體姿態至關重要,這有助于避免或減輕未來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
家庭與學校需一起努力改善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問題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該指南為兒童和青少年的脊柱健康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從群體預防和提前介入的角度來看,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問題迫在眉睫。
給孩子一個創造一個健康的家庭學習環境
使用功能性學習桌,孩子學習防趴桌、防彎腰、防低頭、控視距,呵護脊柱與視力健康。
為進一步推進這一領域的標準化工作,2022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試指標與方法》(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起草。它的發布為兒童和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問題的篩查及干預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指導,明確了測試的具體指標和方法,從而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普遍情況。這為后續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讓我們一起守護兒童青少年脊柱,托起健康未來.
閱讀推薦: